這幾天看的兩本書有點沉重,「事發的 19 分鐘」和「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

undefined

「事發的 19 分鐘」 是一個杜撰的小說,從一場校園槍擊大屠殺開始,講述一個高中生 Peter,他在 19 分鐘內在校園中槍殺了十個人傷了二十幾個。這本書裡嘗試解釋 "the making of a murder",殺人魔曾經是粉嫩可愛的嬰兒,曾經是個眼神發亮的小男孩,是在哪裡走偏了走上瘋狂殺人的路?在受害人家屬和社會大眾都在指責他是禽獸時,他的母親哭著問他的父親 "希特勒的母親是個可怕的人嗎?" 這種痛和震驚我真是無法想像,自己的孩子心靈扭曲到這樣的程度還沒發現,出了這樣的事別說社會大眾的責備,作為一個深愛兒子的母親她該有多深的自責?同樣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環境,大兒子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小兒子Peter卻變成眾人霸凌對象最後還變成殺人魔,到底哪裡錯了?也許就錯在同樣的教養方式吧,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教養的方式也必須跟著調整吧。還有女主角Josie本來是Peter的好朋友,可惜慢慢長大後她學會了"生存之道:如果想要大家喜歡我,就不能跟Peter當朋友,因為 Peter 是被霸凌的對象",所以她背棄了 Peter 加入了 cool kids 的團體,而這個 cool kids 團體就是校園裡到處霸凌別人的團體,Josie 雖不主動霸凌人,卻也不阻止發生在她眼前的事情,她並沒有幫助 Peter。Peter 除了殺了霸凌他的人,還殺了一些不相干的路人和唯一試圖幫過他的老師,這又是為什麼?或許作者是想說沉默者都是幫凶?這些十幾歲 frontal lobe 都還沒完全發展好的小屁孩,要他們挺身而出幫助 Peter 對抗同儕壓力是件多麼困難的事。喔別說青少年了,就是成人也不一定有這樣的勇氣。父母幫不上忙,老師學校是幫兇,同學中沒有任何人伸出援手,每一天去上學都會被霸凌,Peter 的爆發似乎不是那麼意料之外。

 

undefined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這本更慘,因為這不是一本小說,而是一位神經學家(neurologist)+兒童精神科醫師(child psychiatrist)的醫療筆記,他寫的個案都慘不忍睹,有被性侵的孩子,被關在狗籠裡養大的孩子,目睹母親被姦殺的孩子...但這不是一本扇情的書,看完後並部會太沉重,因為他的重點並沒有擺在這些兒童悲慘的遭遇,而是注重在這些經歷對腦的影響,以及他如何幫助這些孩子降低創傷傷害。作者解釋了很多關於腦部的知識,有些非常有意思,像是 "母愛",母親對自己的嬰兒會情不自禁地去親她抱她搖她,原來這不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案例中有一個母親,她本身是孤兒,從一出生就在各個寄養家庭中轉來轉去,從來沒有長期固定的照顧者,一直到她五歲才到一個很好的寄養家庭長到十八歲,然後又被制度踢出去被迫與這個寄養家庭斷絕來往。所以這個母親高層次的大腦有良好的發展,行為看起來也像個正常人。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後,她理智上知道自己該愛她照顧她,所以她給吃給喝給換尿布,但在情感上因為幼年沒有和任何人產生 bonding,所以她喪失了那種天然想要和寶寶親近的感覺,她對自己的孩子很少physical contact。然後因為他是單親媽媽,也沒有幫手,所以也沒有人發現她沒有給嬰兒 physical contact,所以這個嬰兒就出現了"養不大"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