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這套書是我3~4年前看的,看完後很生氣,一直很想放把火把書燒了。3~4年後比較沒那麼氣了,來寫一下心得,也希望能提醒到還沒跳火坑的各位,這套書前面挺好看的,但是它的結局宇宙無敵爛,看前面就好,結局不要看,看了很吐血,會很想一頭撞死算了。






這是一個屬於 Baudelaire(波特萊爾)家的不幸故事。Baudelaire 家發生了一場大火,造成 Baudelaire 夫妻雙亡,留下一筆可觀遺產給他們的三個小孩。可憐的孤兒三姊弟被安排了一個遠親當監護人,監護人卻陰謀奪產。於是三姊弟在一連串的陰謀/綁架/秘密組織/流浪/中,同心協力渡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這套書總共13集,前三集被拍成了電影。書被拍成電影不稀奇,希奇的是,電影是在原著完結篇寫好之前開拍的。因此造成了電影和原著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在看過電影和原著之後,我認為以情節來說,電影比不上原著精采,當然這不公平,因為原著有13本的情節,電影可只有3本哪。但是以結局來說,我卻覺得原著比不上電影來的完整。



全套 13 集
1. THE BAD BEGINNING 悲慘的開始
2. THE REPTILE ROOM 可怕的爬蟲屋
3. THE WIDE WINDOW 鬼魅的大窗子
4. THE MISERABLE MILL 糟糕的工廠
5. THE AUSTERE ACADEMY 嚴酷的學校
6. THE ERSATZ ELEVATOR 破爛的電梯
7. THE VILE VILLAGE 邪惡的村子
8. THE HOSTILE HOSPITAL 恐怖的醫院
9. THE CARNIVOROUS CARNIVAL 吃人的遊樂園
10. THE SLIPPERY SLOPE 絕命的山崖
11. THE GRIMM GROTTO  陰森的洞穴
12. THE PENULTIMATE PERIL 混亂的旅館
13. THE END 大結局




**************以下有雷有雷有雷有雷有雷有雷**************




前半套書:

Count Olaf(歐拉夫伯爵)是三姐弟的遠親,也是在第一集中陰謀奪遺產的監護人。在第一集的結局中,聰明的三姐弟成功的揭穿了 Count Olaf 的陰謀,讓他沒有得到屬於 Baudelaire 的遺產。 於是從第2集到第7集的結構,都非常類似:三姊弟被安置到新監護人的家,喬裝後的Count Olaf 尾隨而至,搞的三姊弟無法在新家繼續停留,三姊弟被重新安置,Count Olaf 追,三姊弟再被重新安置,Count Olaf 再追,三姊弟又被重新安置,Count Olaf 又追...

故事中的大人總是看不出伯爵的喬裝,也總是不肯相信小孩的話。很諷刺啊,一個大壞蛋穿的衣冠楚楚站在你面前時,小孩一眼就看到壞蛋,大人卻只看到衣冠楚楚,然後推論 → 衣冠楚楚的不可能是壞蛋,一定是小孩子弄錯了。小孩因為是小孩,所以能夠跳出社會的框框而直接看到事情的真相。大人卻因為習慣了社會的潛規則,反而忘記如何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看仔細。

所以第2~7集 Count Olaf 總是有機會製造新的陰謀,害 Baudelaire 三
姊弟陷入困進,好在每次事情到似乎無路可走時,三姊弟總能想出法子,找出一線生機。只是 Count Olaf 越來越誇張,到了第7集的尾聲, Baudelaire 三姊弟被他設計汙賴,竟然變成為全國通緝的殺人要犯了。





歐拉夫伯爵 Count Olaf




後半套書:

於是從第8集開始到第12集,Baudelaire 三
姊弟反守為攻,從一開始是要找尋為自己洗刷清白的資料,到後來卻意外發現到許多驚人的秘密和線索。每一個秘密被發現,新的謎題就又蹦出來。Baudelaire 三姊弟越是調查,情節越是曲折離奇,隨著謎題越來越多,越是精采好看,讓人好想知道答案。

原來 Baudelaire 家的那場大火不是意外是人為的,父母和 Count Olaf 是舊識,曾經同屬一個秘密組織VFD,這個組織似乎跟大火有關,父母之一可能還活著,關鍵線索在一個下落不明的糖碗中,還有一條秘密通道,以及被 Count Olaf 抓走的好朋友們似乎在海上飄泊....

同時,在這一串的逃亡歷險中,三姊弟漸漸長大了,卻也不再純潔,為了逃亡,三姊弟必須也開始欺騙和偷竊。越長大,好人與壞人的界線,就越來越模糊。越長大,世界就越來越多的灰色地帶,這就是成人的世界。





紫兒.波特萊爾  Violet Baudelaire




結局:

我承認,我喜歡電影的結局,因為是通通交代清楚的 Happy Ending 。而原著的結局,根本就等於是沒有結局 。花心思一直佔時間安排的伏筆,最後也完全沒交代,什麼跟什麼嘛,惡作劇啊?我是最討厭沒有結局的書或電影了!對啦對啦,作者的確是在第一集的一開頭便寫道:『如果你對快樂結局比較感興趣,建議你最好別看這本書。』當初真的應該要聽作者的話,不看還不會生氣,看完第十三集時我真的氣的想把一整套書都燒了...怒怒怒怒怒!

當第13集上市時,我好高興好期待的跑去買,看完後卻好生氣,很棒的一套書,到最後一本,竟然全毀了!結局真是大敗筆,前面挖了那麼多那麼漂亮的洞,好好的填應該可以很完美。被綁架的好朋友們怎麼樣了?糖碗裡的秘密到底是什麼?VFD是幹什麼的?Baudelaire 父母到底有沒有生還?這麼多這麼大的謎題,怎麼可以這樣什麼都沒交代就草草結局了?感覺好像是作者寫膩了,懶的寫了所以就隨便結束了。早知道不要看了,不如就停在第12本就好了,我看我自己瞎篇個結局都比這樣好吧。雖然人生中,本來就有很多事情是找不到答案的,可是我不是在看人生,我在看小說啊啊啊啊啊!我不要求 Happy Ending,我只是要求一個 Proper Ending 啊,我需要一個 closure,這樣的讀者要求有很過分嗎?有嗎有嗎有嗎!?





克勞斯.波特萊爾 Klaus Baudelaire




作者:

這一套書的作者是 Lemony Snicket, 誰是 Lemony Snicket 呢?真正的答案是,查無此人!Daniel Handler 才是這套書真正的作者,Lemony Snicket 是他創造出來的人物,不是筆名喔。根據書中許多線索,Lemony Snicket,Jacques Snicket,還有 Kit Snicket 應該也是三兄妹,也都認識 Baudelaire 的父母,也都屬於神秘組織VFD...總之,Lemony Snicket 也是故事迷團的一部分就對了。所以,當你讀這套書時,會感覺到「作者」十分用心的一直告訴你,這是很悲慘的故事,建議妳現在就放下書本,不要繼續讀了,之類的。

每本書的第一頁,「作者」都會將此書獻給 Dear Beatrice,誰是 Beatrice 呢?線索要看 The Beatrice Letters。(這套書的 spin off 一堆,又不能不看 spin off,否則就像拼圖少了一塊,怎麼都不對勁...這擺明了是要騙錢啊...)

每本書的書底,都有「作者」留給出版商的紙條,告訴出版商要到哪裡找下一本的原稿,也挺有趣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挺有趣的寫法,故事不只在書本裡面,封面和書底都有故事,連作者都是故事的一部分,讓讀者到處找線索,趣味無窮呢。





桑妮.波特萊爾 Sunny Baudelaire



電影:

聽說改拍的電影獲得一堆大獎,我卻覺得電影結構很鬆散,可能是要把三本書合併的關係吧!不過光看飾演Count Olaf 的Jim CarryCarrey 在裡面變裝,就看的挺過癮的。

電影中把第一本書的結局改編後搬來當電影結局用,Count Olaf 為了想要得到遺產,抓走了Baudelaire 小妹,逼迫 Baudelaire 大姊跟他結婚(因為丈夫擁有妻子的財產),當大姊決定犧牲自己救小妹時,機智的二弟先是救了小妹然後又救了大姊,然後就快樂大結局了。

這樣的故事結局雖然挺老套的,不過至少沒有一堆沒有答案的疑問懸掛在那裡,觀眾看完後也不會一直捧著腦袋去撞牆壁,算是ok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